近 幾年,少子化的觀念相對的影響到幼兒的社會經驗與學習歷程,怎麼說呢?少子化的家庭結構,讓孩子在環境中缺少了手足互動的機會,而父母將所有的期待、希望 與焦點都專注在這一兩個孩子身上,表面上看來,孩子似乎受到比較好的教育與照料,實際上,卻相對的少了舊有家庭中的人口結構。
「混齡教育」的實施,即是提供孩子在一個有不同年齡層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有些父母會擔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我的孩子會不會被年紀較小的同伴所影響,而延遲了他的學習進度;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父母也會害怕,老師的內容會不會敎得太深,而使我的孩子都聽不懂。
我 們常常習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教學模式,學校中也為了便於管理,而將一個班級的孩子「想法、規則、課業進度」都放在同一個天平上,但是,有經驗的老 師都一定知道,那個天平似乎每天都不可能達到平衡的狀態,它總有一邊高些、有一邊低些,哪一邊的孩子,才是「好的」,用這樣的方法來看待,似乎不是一個理 想的眼光。
在 幼兒階段,是在我們現今教育體制內,最能夠實施「混齡教育」的環境,尤其是針對目前家庭人口顯著下降的階段,孩子們怎樣才能透過生活經驗學習與不同年齡的 同儕產生互動與學習模式,這是需要環境來培養的。杜威是近代美國教育思想家,。他不僅是廿世紀中的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而且在美國國內,也是一 位積極推動社會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謂自由主義派人士。他的思想,不僅形成了美國繼實用主義之後而起的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哲學體系,也間接影響到新教育──所謂進步主義教育──實施與理論的一位教育哲學家。從杜威的觀點,強調「經驗」對兒童學習的重要,而「經驗」的定義,除了認知上的概念,還包含了更多的生命性質,如:感受喜悅、苦痛….等。所以杜威在經驗的解釋上,他拋棄了傳統哲學家的看法,以為經驗是認知的形式,而多了情境的經驗感受。
除了杜威以外,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生瑪麗亞蒙特梭利,在 其所創立的教育體系,也認為教育是援助孩子的自然發展而非教導,在適當的時期提供適當的環境給孩子,以藉此幫助孩子心靈中想要教育自己的力量。她更反對以 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而將兒童視為與成人有別的獨立個體,就像毛毛蟲和蝴蝶在型態上是不一樣的。蒙特梭利教學的一個重要精神,即是強調兒童在幼兒階段 「混齡學習」環境帶給孩子的內在影響,且說明無論是「融合教育」或「混齡學習」,都是孩子未來要適應與面對的環境,因此,透過這種模式的學習歷程,就能讓 幼兒發展彼此模仿、互相學習的互動模式,並培養在團體中彼此尊重、相互扶持的良好社會行為。
然 而,無論是杜威的思想或蒙特梭利的理念,都從教育的思維中,強調經驗的涵義,更附上了生物與環境的色彩,因此,這樣的教育理念也受到敎育工作者的推崇與遵 循。而經驗不只是密切相關,在生活中縱橫的展開,而且在成長的歷程中是具有爆發性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孩子在哪一個剎那可以擦出生命的火花。
如果從生物發展的角度來說明知識的由來,更能貼切於真實。生活本身即充滿了各種不確定的情境,無論是家庭與學校,「混齡教育」的實施,更是能讓兒童實際 參與於這樣的一個情境,也更能透過環境的互動中袪除未來不安、疑慮、衝突的情境,孩子與孩子之間,可以透過彼此的互動學習到問題解決、相互融合的情境,並 趨向於確定與和諧。
在 現今少子化的家庭結構下,孩子們要學習到與不同年齡的同伴互動的技巧,已經相當的困難,許多學校精心的「混齡教育」,其實會帶給老師更大的挑戰與更多繁瑣 的輔導議題,但是,為什麼老師們堅信這一個部份是必要的,為什麼堅信在一個班級中有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孩子是帶來更多的撞擊,那個撞擊不是受傷,那個撞 擊是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更提早學會彼此尊重、相互扶持,在一個獨生的家庭中,有機會透過學校的生活與互動模式,去感受不同年齡的同儕在環境中的相處之 道,也能免除特殊需求孩子在同齡環境中一再受挫的煎熬,它不再是「你幫助我」或「我幫助你」的價值,而是開展了「我們原本就應該這樣生活」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