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孩子本身的相片可以作為製作生活故事書的媒材,當孩子對自己的故事慢慢的熟悉,他們必須有能力去解讀別人的面孔與表情,所以,我們便開始利用每一個孩子的相片來讓同伴辨認,這對於孩子去熟悉她的互動對象和同儕團體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當 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模式還不熟悉時,我們提供的生活故事體裁和相片先以孩子自己的生經驗為主,孩子透過看相片和成人語言的提示,他慢慢可以理解在這個情境之 下,自己可以表達的口語模式是什麼,即使孩子沒有口語,當他發現自己內心想表達的語言是可以透過生活故事書達到讓人理解的目的,他就會微笑面對情境。
生 活故事書還有一個需要類化的過程,由於我們在故事書中強調「孩子自己的經驗」,但是,當這些經驗要能夠轉移到他人的身上時,我們就要提供一些相關的圖片讓 孩子練習,所以,應用舊雜誌上各種與人有關的圖片,可以幫助孩子去達到注意他人表情與特徵的目的,但是這個過程必須重複不斷的練習,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
我 們只要蒐集雜誌上的彩色人像圖片,把人型圖片剪下護貝後,就可以進行這些練習。老師呈現每一張圖片,並告訴幼兒:「他是一個男生,他頭髮短短的,他和爸爸 一樣,穿西裝喔!」老師根據所呈現相片內容,以語言敘述相片中人物的特徵,有老師語言的提醒,加上孩子視覺的接觸,即使是第一次的經驗,孩子都可以開始辨 別他人的特徵和表情。
如 果孩子已經能夠指認自己的臉部器官,當老師發出「眼睛」,孩子真正的可以指認自己的眼睛,就表示他理解「眼睛」的意義了,對於臉部其他的器官辨識,我們一 歩一歩練習,不但可以辨識自己臉部器官的位置,也能辨識他人臉部器官的位置了。所以,任何一張人物圖片,只要是五官清楚就可以做這樣的練習。
我 除了利用雜誌上的圖片讓孩子辨識器官外,由於雜誌上的圖片都不是我們認識的人,我們將他們蒐集起來,並且讓孩子指認外,對於「表情」的辨認,也是一個很好 的教學器材。由於雜誌上的相片並沒有限制於「某一種表情」,所以我們僅可能蒐集各種不同表情的臉部相片,利用這些相片讓孩子進行「表情的學習」,所以,當 我們找出各種人物相片都是在「微笑」的相片,微笑的表情一定是和「愉快」的感受相互結合,所以,如果我們一次提供十張的表情相片,就指著該相片並且告訴孩 子:「這個人在笑,他好高興。」或是:「這個人在哭,他怎麼了?」孩子藉由這些陌生人的相片,開始學習去察覺不認識的人有哪些臉部表情、有哪些情緒反應?
如 過經過數次上述的過程,孩子逐漸能夠辨別圖卡上的臉部表情時,我就可以改變模式,如果們也是一次提供十張的相片在孩子面前,這些相片可能有小嬰兒的相片、 可能有老人的相片、可能有醫生或護士的相片,這些圖片內容都很好,除了可以幫助我們辨識每個不同行業、不同對象的臉部表情外,我們可以讓孩子藉著這些相片 去分辨表情呈現出哪一種情緒,所以,這十張相片排列後,就告訴孩子:「找找看,哪一個臉在哭?」如果孩子無法正確找出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臉譜確認,老師 拿出一個臉譜,就問孩子:「你看!這個娃娃很生氣還是很高興?」如果孩子沒有口語能力,我們判斷孩子能不能夠模仿這個臉譜的表情,只要孩子有一點點 「像」,我們就告訴孩子:「對了!這個臉在笑,他好高興。」如果是還沒有能力模仿的孩子,我們也別太急,就由指導者做出該情緒的表情,這個表情的呈現,就 和圖片中的表情所代表的情緒類似,讓孩子透過觀察比較「真人」和「圖卡」的差別。接著,讓孩子根據表情呈現的情緒來分類所呈現的臉譜。
除 了表情的辨認,有時候,我還會引導孩子去區辨「黑皮膚」和「白皮膚」;也會介紹很老很老的老人,他們的臉上有多的皺紋;也有漂亮的阿姨,她們的脖子戴上項 鍊,耳朵上也戴上耳環。有了這樣的引導,大家一定要開始留意報章或雜誌上的圖片,把特徵較明顯的相片剪下來經過護貝的過程,就可以做成一套很完整的社會互 動的教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