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放對地方了沒

今 年,我嘗試在北部帶了一個小型的家長成長團體,我們團體成員不多,只有六個家庭,但是,帶一個這樣的團體,其實,比我自己直接帶個案要來得辛苦,這當中, 雖然讓我更貼近家長,但是也讓我更清楚家長的心理在想什麼。爲了這個課程,我必須花更多的心力來準備課程,我必須有更清楚的腦袋來釐清家長的觀念,雖然, 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忙碌這一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好像就是天生的勞碌,剛推掉一件事,立刻又出現一件令我忙碌 的事,這是很有趣卻也很無奈的事。

數個月前,我以一對一的方式敎過團體中每一個家長的孩子,所以,這個月的一對一課程,我便能夠很清楚這段時間孩子改善的情況,如果這一段時 間下來,孩子的狀況沒有趕上我預期中的進度,我便要思考,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參與這個團體,主要是以唐氏症的孩子為主,所以,每個家庭中都有一個唐氏症的孩子,選擇這樣的對象,是我自己認為比較有把握,同質性高, 我比較不需要去做太多的準備,這對於時間安排一向都很緊湊的我來說,是我自己找到一個比較安全的作法。

其實,帶家長團體,我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從早年的花蓮與台東的經驗,在十多年前那樣一個被稱為教育資源落後的地方,我雖然面對差異性較大 的團體,也接受了比較辛苦的挑戰,但是那樣的教學經驗對我而言是非常寶貴的,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堅信家長偉大力量的原因。

這 個月,我又再度以一對一的方式在家長面前示範教學的過程,所使用的教具、教材都是我在上課時曾經介紹過的內容,透過這個方式,我輕易的可以明白家長到底在 家庭中陪伴孩子的比例與方法有沒有改善,如果是否定的,我便必須調整課程進行的方式,再則考慮這個團體實施的必要性。我在這個時候,也才發現,當一個父母 用心爭取的將孩子安置在普通班的環境中,以為孩子已經在發展中心接受兩年的早療訓練,進入普通班應該沒有問題,實際上,我不知道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家長不用 心,我真的看不到孩子在這段時間有什麼改變,無論是學習的態度和反應、口語表達能力、與他人互動的模式,我找不到孩子進入普通班後有哪一個能力比我前一次 看到的狀況來得好。這一次,我也忍不住對父母說了實話,這半年對孩子來說,我沒有看到明顯的進步,我們必須檢討到底是在那一塊出了問題。父母的反應認為, 只要放進普通班,孩子的人際互動和口語表達能力應該就會進步。但是,這樣的安排,我們除了自私的以為孩子需要同儕互動來提昇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相對的孩子 個別需要學習的社會能力以外的課程,是不是在這個環境中可以獲得滿足,或是家長會利用其他的管道把孩子不足的部分予以加強,這是一個長期必須奮戰的計畫, 不是一時興起的情緒就可以敷衍的。

每 一年教育鑑定,都會出現爭議性的個案,這幾年人數更是增加不少,其情狀當然就是家長的期待與鑑定老師的看法有衝突時,提出讓專業人員來討論判斷,到底哪一 個環境會比較適合孩子。但是,當家長有所堅持時,通常都會讓家長得到滿意的安置結果,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的安排與決定就是符合孩子的需要,甚至於當一個 家長被慎重的問及「你認為你的孩子這樣的安排是好的嗎?」,很多父母可以立即敏感的武裝自己,或許為了孩子,我們以表面的堅強掩飾內心的脆弱,到最後,孩 子終於如父母所願的被安置在父母心目中的環境時,許多有相同處境的家長會一同為這個父母的勝利而喝采,這些都沒有錯,只是,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問問自己,這 樣的安排真的適合我的孩子嗎?如果這樣的答案,一直是肯定的,且在兩個環境的比較下,利多於弊,我們才能為孩子做這樣的選擇。

這幾年,我們因為入班的孩子人數較多,我們雖然屬於特教 班,但老師仍然可以視情況與課程的模式與普通班的老 師進行合作,但是,我們不曾有一位家長來告訴我們,因為孩子進入特殊班而導致能力的退步,反而在孩子入學後我們更肯定的發現許多家長高估了孩子現有的能 力。看孩子的好,是一個很棒的態度,但是這不等於掩蓋孩子的不足,也不等於孩子的能力真的很好,我們進行教學,所看待的是孩子一天比一天好,也就是期待孩 子有一個往前邁進,持續不斷進步的空間,這是一個老師和父母應該有的「態度」,這是看待孩子的態度。但是,孩子到底能不能真正的在普通班就學,所要考量的 就是孩子的現階段能力了。

任 何環境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我也不是責備父母堅持的態度就是不好,但是,這樣的安排如果不適合我們的孩子時,我們是不是還讓孩子遙遙的等待一年過去,孩子 這一年,是不是在這個環境中得到他應該得到的學習內容,或者只是一個小過客,永遠被老師稱為「班上的天使」,這樣的天使對於「融合教育」的實施,有沒有那 麼大的意義?

給 孩子找到一個適合的環境,軟體永遠優於硬體,考慮孩子的能力再決定孩子應該就讀的環境,即使孩子能夠很成功的安置在普通班,我們仍要配合著孩子學習的腳步 與進度,把孩子該具備的能力拉上來;既然認為孩子進入普通班的學習是迫切的,在其他個別學習的部分,父母就必須要加把勁了。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有可能 顧此失彼,儘管如此,決定了,就要告訴自己,接下來要好好的陪伴孩子學習,沒有人可以用所謂的忙碌、能力不足來推掉成為父母應有的責任和應具備的態度。你 的孩子,你找對地方了嗎?你放對地方了嗎?

請留言

留言

還沒有留言, 歡迎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