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是班上認知功能最佳的孩子,其實,就腦性麻痺的孩子來說,孩子移位的能力也還不錯,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把這個孩子安置在我班上,也因此,我對小華的認知 課程,一點也不馬虎,對小華的生活規矩,看待的比其他孩子的模式更為重要,因為我非常清楚,這個孩子明年一定會被我們給送出這個班,所以,我們必須為孩子預備更好的能力讓他去面對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讓 小華到普通班去接受回歸主流的課程安排,我們採機動式的模式,這個模式要在學校運作的非常順利,是必須有一些條件的配合。由於小華屬於特殊班的學生,他大 部分的課程還是在特幼班完成,所以,老師再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後,在其學習環境中,就必須考量他的現階段能力和迫切需要訓練的能力,在這些條件 相輔相成的配合下,把小華的學習潛能給發展出來。
小 華手部功能和正常孩子比起來不是很好,但如果同為腦性麻痺的個案來說,他已經很棒了,所以,在特教班,我們可能把重點放在小華各種動作的訓練,包括在軟墊 上行走時保持平衡的技巧,或是固定站在軟墊上,當老師在不同的角度用手推時,小華要自己設法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跌倒,但是因為在軟墊上,即使跌倒了,小華也 不至於受傷。在認知的能力訓練,從生活概念的建立,到數概念的學習,我們都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或一對一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小華幾乎不需老師費太多心,教 一次就會了。
由 於小華膽子小,剛進班時還會黏著奶奶哭泣,現在已經可以開心進班跟阿嬤說再見了。老師為了顧及小華和一般孩子互動的機會,就把握每週五班上有一個孩子固定 請假的時間,帶著小華在早上來小即進入普通班的學習環境和普通班的幼兒一起進行團體的課程,這個課程也由普通班老師和我一起合作進行,我們自然的進入,沒 有特別跟孩子們介紹小華的狀況,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雖然由普通班的老師在引導,我也在一旁串場協助活動的進行方式,小華會出現含淚焦慮的情況,但是因為 在活動中老師讓每一個孩子都要輪流扮演名偵探柯南的角色,去找出手上有鈴鐺的對象,小華因為自己的行動能力而感受到壓力,所以,普通班老師這樣的安排「每 一個人都要當柯南」安排下,小華也就很自然的參與了,在這個時候,我就協助小華解決動作上的困難,小華因為兩位老師處理得當,他愉快的參與普通班的課程, 且在最後,大家都要起身收椅子時,我一手要牽扶小華,但一手要協助收椅子,這個時候,一位比小華年齡還小的婷婷走過來,開口告訴我們「我來收就好了」,我 要求小華跟婷婷說謝謝,婷婷立即回應:「叫我姊姊,姊姊幫你收就好了,跟姊姊說謝謝。」我這時候告訴婷婷:「小華和你一樣大,你四歲,小華也四歲,他可以 叫你的名字啊。」婷婷順口回答「好啦﹗」吃點心時間,我帶著小華進 教室,普通班的孩子們搶著幫小華穿鞋,那似乎成為同儕之間可以相互去形成的一種「榮耀關係」,我很喜歡那種美麗的境界。孩子與孩子之間,只要老師處理得 宜,他就形成一種互相接受、互相成長的密切關係,這樣的關係是很難得的。
我 們是在開學兩個月以後才開始做出這樣的安排,也必須告訴小華,因為他表現得很好,所以老師要讓他去認識更多的好朋友。初期,特教班老師一定不可以任意把孩 子直接放進去後自己離開,有些孩子會以為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才被放到別的班級,所以,這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安排,讓孩子能夠安心的安排。
要 能夠完成這樣的安排,還牽涉到許多因素,如果特殊班原班級的學生數多,要抽身一位老師會讓班級大亂,對另外一位老師並不公平,只有在兩位老師不計較的狀況 下,理解孩子的需要是什麼,才可能給孩子最好的環境設計。然而,帶著特殊需求的孩子進入普通班,我們存在既有的模式下,不是一個大的環境的融合模式,普通 班的老師要能夠願意接受班上在某些時段會有特殊班的孩子參與課程,整個班級運作和管理以及課程的流暢度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我們確信這個安排對孩子來 說是重要的,就放心大膽的去做。
如果在一個學校裡,我們都思考「以孩子的需求為考量」,他到底屬於哪一個班,老師在這個模式底 下的角色,該以誰為主,好像不是那麼重要,孩子要什麼,他自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