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矯正法

當孩子時常出現不能被接受的行為,在家裡在學校在公眾場合,這些讓父母親頭痛或尷尬的行為,我們都可以統稱為“行為偏 差”。所謂的行為偏差是孩子出現不能 被接受的行為,例如打人、咬人、推人、躺在地上大哭、說粗話…等等不被接受的行為,都可以說是行為偏差。由此可知,行為偏差並不是特殊兒童的專利,任何孩 子都可能發生。而任何的偏差行為都是越早矯正越好,而且越小越容易矯正。

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嚴格講起來應該要“因人施教”,就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設計一套專屬的矯正方法。的確是很難把 A 個案成功的模式套在 B 個案上。但是長久下來,我發現矯正孩子偏差行為的方法是有大原則可循的。我把這些心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一﹒制定家規:
在準備給孩子設計矯正法前,家庭要建立大前題,「什麼行為是不能被接受的」,這好像是告訴你要制定家規一樣。沒錯,就是要定家規,不只是要訂給孩子遵循, 同時也是要讓大人有“規”可循。例如,我給彩虹的家規是:

不能打人。
不能踢人。

為什麼我這樣訂?因為這兩個行為是我們最不能接受的,也是彩虹急需被矯正過來的偏差行為。既然我已決定以這兩個偏差行為做為矯正目標,那麼就是打人或踢人 是不被接受的行為;而且是全家人都不能有的行為。我要彩虹不能打人,那我也不能打彩虹。為什麼?因為我們要讓彩虹知道「打人是不能被接受的行為」,那麼在 彩虹眼裡,為什麼大人就可以打小孩?為什麼小孩就不可以打小孩?

二﹒同心協力:
全家人的態度都需一致,放棄我們常會發生的所謂“黑臉白臉”。最常見到的就是在一個家庭裡,媽媽氣急敗壞的要處罰犯了錯的孩子,爸爸看了不忍心,跳了出來 替孩子求情或是把孩子帶走。對於需要矯正偏差行為的孩子來說,這會給孩子一個矛盾的印象,孩子永遠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媽媽不能接受這個行為而爸爸可以接受? 那麼孩子就會持續的出現偏差行為,甚至會越來越厲害,不斷的挑戰。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全家同心協力,一致的讓孩子知道“你犯錯了”。孩子都是很靈活 的,很快的就會學到“我不能這麼做”。這樣偏差的行為很快就可以矯正過來。

三﹒正確的處罰方式:
不要罵、不要打。大人是小孩學習的最佳模範,大人罵小孩打小孩的樣子,自然會在小孩腦裡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孩子要打人或是罵人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模仿大 人的樣子。我常會跟媽媽們講,你今天罵小孩,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小孩比你更會頂嘴,更會罵人。你今天打孩子嘴巴,明天小孩就出去打別人嘴巴。所以,記住我 說的,不要罵、不要打。那要怎麼處罰呢?

處罰的重點在於技巧而不在方法,罰站、關廁所、罰坐等等方法都可以,但技巧要抓住並且堅持,你會發現事半功倍。

當孩子犯了家規時,不要講一大堆罵一大堆的,孩子不見的聽得進去,也可能聽不到你為什麼生氣的原因。你只要用很嚴正的口氣告訴孩子“不行打人”或是“不可 以躺在地上”。然後進行處罰。

英文的處罰叫 Time-Out,中文是暫停的意思,故名思意就是暫時停止一切活動幾分鐘,而 Time-Out 時,爸爸媽媽要裝做沒聽到沒看到被 Time-out 的孩子。抓住“暫停”的真正精神。我舉彩虹的例子來說明,相信大家就更容易清楚明白了。

只要彩虹打人。我們什麼話都不說,不罵他不講他,只講“不可以打人,處罰五分鐘”,然後帶他到一張椅子,讓他坐下。然後我們就走開,眼睛不看他,不跟他講 話。但是為了怕彩虹有什麼危險舉動,我們會偷偷瞄他一下,知道他安全就可以。

五分鐘之內,眼睛不看他,不跟他講話,不對彩虹的任何行為做任何反應。彩虹剛開始時會在 Time-out 的椅子上又跳又哭又踢牆的,不理他。讓他哭讓他鬧讓他發洩,也就是說只要他不離開那張椅子,隨便他要怎樣都行。讓他在 Time-out的椅子上發洩他的情緒或是被 Time-out 的委屈感;或許他是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如果彩虹跑離那張椅子,同樣也是一句話也不說的,把他帶回 Time-out的椅子,剛開始可能會用拉的帶回椅子上坐,但重點都是一句話也不要跟他說。五分鐘到後,告訴他時間到了,可以離開那張椅子了。如果在五分 鐘內他都沒離開那張椅子,我們會告訴他我們很喜歡他乖乖的坐在那裡五分鐘。

既然我們列下了規矩,打人、踢人會被處罰。那麼不管在哪裡,家裡或外面,只要犯了,就要坐下五分鐘。原則抓住,幾次後孩子就發現爸媽的堅持,或許剛開始會 想試著挑戰我們,看看爸媽有沒有什麼漏洞。但我們非常堅持,而且嚴格執行,彩虹就明白這不是開玩笑的,慢慢的當他要出手打人之前就會愣一下,然後收回手 來。逐漸的,打人的次數減少了,行為矯正就見到成效。

四﹒多贊美孩子:
或許你要說孩子已經不乖不聽話了,彩虹媽媽卻還說要更贊美他?

試想一種情形,有兩個孩子同在一個保母家裡,一個很乖會坐著自己玩。另一個很愛哭,保母得常常去看看他怎麼又哭了。如果有一天,這愛哭的孩子沒哭了或是哭 了一下就停了,保母可能會說他好乖哦。但是另一個一直都很乖的孩子呢?他自己在那玩很久了,保母有沒有贊美他呢?

我舉上例的目的是要提醒你,你總是注意到孩子偏差的行為;但孩子也有乖乖的時候,你卻可能沒注意到。所以我們緊緊的盯著孩子,注意到他乖乖的時候,然後我 們給他大大的誇張的贊美。

例如,叫孩子把電視遙控器拿給你,孩子就把電視遙控器拿來給你了;快贊美他,告訴他說他好棒,你好高興,眼神要帶興奮。孩子會覺得“得意”,心裡也開心, 下次可能主動就把遙控器拿來給你。再舉我家彩虹的例子,坐不住三分鐘,雖說這是過動的原因,且專注力不足。我用贊美法不僅訓練他聽話坐著還同時達到專注力 訓練的目的。他坐著跟我一起玩拼圖玩三分鐘,我大大的贊美他,告訴他我就知道彩虹可以辦得到。當天晚上彩虹主動拿著拼圖要我跟他玩,我們一起玩了十分鐘。

所以建議你找機會就大大贊美孩子,就算孩子只做了一件你覺得本來就是他該有的行為,或是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大大的贊美他!無形中便鼓勵了孩子主動多做一些 會得到贊美的事。

孩子會發現當出現不被爸爸媽媽接受的行為時肯定會被處罰,而一些其他的行為可能會得到父母親的贊美時;孩子就會開始去嘗試去找什麼樣的行為可以吸引大人的 注意而得到贊美。而當孩子的心態上有了這樣的轉變,慢慢的孩子出現行為偏差的機會就會自然減少了。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當開始實施行為矯正法時,孩子的反抗情緒可能會很激烈,可能會看到孩子出現更劇烈的偏差行為,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也是孩子在向你挑 戰的時候。不要怕、不要退縮,堅持下去,很快很快孩子就會發現“爸爸媽媽玩真的”。因此行為矯正法的第五個大原則就是堅持。

抓住以上這五個大原則,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成功的。

*本文於2003年4月刊登於新竹市自閉症協會期刊

請留言

留言

還沒有留言, 歡迎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