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新老師碰個面嗎?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的這個學期成功順利與否,往往需要老師跟父母之間保持開放和信任的溝通管道。但是家長最憂慮的也在於到底要怎麼樣跟老師保持良好的關 係,但是又能夠在互相理解的狀態下一起教養小孩。這種心態與狀況呢,彩虹媽Sharon也有相同的經驗,也經常這類相關問題的家長來信。這一篇文章當中彩 虹媽Sharon整理了一些經驗,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找機會找藉口找理由在一開學的時候,到學校去跟老師碰個面,進新學校的話要這麼做,就算孩子上學期就已經在這個班上了,你還是要到學校去跟老師碰個面。因 為面對面,一回生兩回熟,有碰過面就強過於完全生疏不認識,對日後的溝通有絕對的幫助。當然因為一開學,可能是老師特別忙碌的時候,所以你大概就停留個十 分鐘就好。如果你覺得有必要跟老師談一談溝通的話,趁這個機會跟老師禮貌性的約個時間,到時再好好跟老師討論。

紙條教學與空間概念的應用

空 間概念在學前階段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許多人往往認為太抽象而無法呈現,其實,應用剪過後的紙條,我們就可以進行這些練習,所以,「剪紙條」雖然是 一個生活自理與手眼協調的能力訓練,但是,經過這些技巧的操作,我們把剪下來的紙條再加以應用,是可以發展出很多的活動。

前 面已經敘述過「語文」和「數學」的基本用法,我現在把「空間」的概念也帶入,我們常常會苦於無法將空間的概念呈現,因為它似乎「具體」,它似乎又「抽 象」,但是,在紙條的排列上,我們如果將剪下來的紙片蒐集好,找到一個圖片並放置於一個固定的位置上作為「中點」,學前的孩子有的時候我會用「中間」的語 言模式來呈現,教學者是教學對象的年齡和字彙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來決定要呈現哪一種語言模式最為恰當。

紙條教學與數學的關係

「紙條」初期的功能是為了訓練幼兒使用「剪刀」的能力,光是剪刀的使 用,其中我們配合孩子的特殊需求提供不同的剪刀就是一個「功夫」,因為,教學者必須很清楚每一個孩子的基本能力與手部功能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 習的過程中避免挫折。

就 紙條教學與數學的關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來進行。我會建議大家在大賣場買到一個長方扁盒,類似有人將每天要服用的藥物依序放置的盒子,盒子內會 有許多小格子,這個有小格子的長方扁盒就可以用來蒐集與整理孩子們剪紙條時的紙片,每一個紙片都有一個圖,所以,如果孩子一個時段裡剪了五張紙條,就等於 有「五十張」小紙片,這些紙片千萬別丟掉,我們可以開始教孩子「命名」,命名的順序,由該圖片介入,如:「蝴蝶」,每一張紙條有十隻蝴蝶,透過剪紙的過 程,我們用一個小碟子將剪下的紙片成放好後,就可以讓孩子練習「名稱」的仿說,指著「蝴蝶」說出名稱,如果有十片紙片,就開始連結數量與單位,以手指點 數:「一隻蝴蝶、二隻蝴蝶、三隻蝴蝶、四隻蝴蝶…..十隻蝴蝶。」這個過程就牽涉到手眼協調的能力,我們也就可以注意孩子是否能夠專注學習,把十隻蝴蝶都數完。光是這個過程,就有 「數概念」、「單位」、「名稱」、「手眼協調」、「口語表達」與「社會互動」的內容在其中,所以,這些內容隨著紙片的內容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