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癲癇的飲食和營養品

日前接到一位媽媽的來信,提到小孩的老師告訴她說自閉兒長大之後有可能會出現癲癇,寫信來問我。彩虹媽Sharon不知道老師是從哪裡聽來的消息,不過在 彩虹媽Sharon詢問過公司的醫療顧問之後,確定癲癇跟自閉兒不是畫上等號的。

雖然以前的醫療資訊是告訴我們說自閉兒的大腦會不正常放電,但是目前最新的醫學報告指出並不是每一個自閉兒都會出現大腦不正常放電。因此這位媽媽的自閉兒 小時候不曾出現過癲癇,長大後也不見的會因為自閉症而出現癲癇;但是如果小時候曾經出現癲癇的話,自然的將來也仍然會有再出現的機率。

對於如果仍然會擔心的家長,公司的醫療顧問提出幾個建議給大家做參考。

我會打電話回家

這個月我們進行的教學主題是「我的家人」,透過昨 天的角色扮演,我們為孩子準備大襯衫、領帶、大皮鞋、手提箱、黏貼的鬍子和手機的玩具,讓每一個孩子輪流扮演「爸爸」的角色。

由 於當天參與活動的孩子都是「男生」,所以我們在「性別」、「角色認同」的部分,就特別的強調「自己的性別」和「父母的性別」,到底自己的性別和誰一樣。既 然都是男生,我們就從爸爸的生活習慣開始教起,如:爸爸每天要去上班、上班的時候要穿西裝打領帶、還要穿皮鞋、還要拿手提箱,當爸爸的還可以打大哥大。這 些活動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可以看到爸爸在做的事,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嘗試穿爸爸的大襯衫、穿爸爸的大皮鞋、戴上一付已經沒有 鏡片的眼鏡,並且拿著一面鏡子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看看自己的裝扮。

柚子皮和竹籤

最近是文旦和白柚的盛產期,相信很多家庭中都吃了這些水果,接下來就 是橘子的產季了,我們通常都將這些果皮丟棄,沒有想到可以當成一個教學活動來練習。

由 於花蓮的家長寄來一箱鶴岡的文旦,我們便在教學活動中把文旦當成教學工具來練習,例如:在還沒有吃的文旦上設計臉譜造型,我們用色紙剪成臉部器官,讓孩子 將這些器官依正確的位置貼在文旦的表皮上,貼完後,再一個一個的確認每一個器官的名稱,由於臉部的造型誇張,孩子們會覺得新鮮有趣,這些表情可以出現喜、 怒、哀、樂不一樣的情緒,對孩子學習美勞的素材,又是一種可以應用的資源。

識字卡教學(四)

利用識字卡練習文字的辨識、部首的區別和短詞的訓練,前面的文章已經 敘述了好幾種教學方法,對孩子來說,這些方法可以重複的練習,也就是在孩子辨認文字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讓孩子所學的文字內容重複練習到一個熟悉的階段。

「造詞」和「造句」是國小階段很重要的語文能力,這也會影響到孩子將 來書寫文章的基礎訓練。對於特殊需求的孩子來說,那個過程是非常的困難,所以,把前面的階段教得很熟練,我們才可能將進度提昇到「造句」和「寫文章」的階 段。

如何利用日曆認識文字

「日曆」是一個和時間有關的物品,大部分的家庭都會準備,所以,要拿 到這樣的教學工具就不算太困難。之前我介紹過幾篇和辨認文字相關的方法,利用這個方法可以和日曆上的文字與生活事件相結合。

我們以前也曾經說明過教導時間的方法,無論是利用日曆、時鐘或電子鐘 的教學方法都已經說明過了,當孩子開始學習辨認文字以後,我們也可以將日曆上的文字找出來,如:「年」、「月」、「日」、「星期」、「中華民國」、「一~ 六」、「0~9」這些文字和數字都是和日曆有關的學習內容,所以,用電腦打字列印 並護貝好後,就會有許多可以用來教學的字卡了。

識字卡教學(三)

當我們發現孩子已經累積了相當的文字量後,我們必須設法應用一些教 學技巧來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除了前面的基礎練習,加入一些遊戲的活動是有必要的。

孩 子學習文字,原本是枯燥的過程,如果我們將「翻紙牌」的遊戲放入,在桌子上或地板上拿出十或十五張的字卡,就這樣翻著背面散放在桌上,如果由老師和孩子一 起進行這個活動,我們就可以和孩子約定好,由誰先開始,先開始翻牌的人,只要一開始翻牌,就必須把牌上的文字念出來,如果翻開的字是「高」,在翻開時看誰 能夠先唸出這個字,唸對的人就可以把「字」給吃掉,到最後,數數看,是誰唸對的字比較多。

識字卡教學(二)

有了初期的識字卡教學,如果大家能夠把握教學的原理,孩子經過一段時 間的練習是可以累積相當多的文字量的。我要再介紹一個教學的方法,這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去發現文字中的「共同點」,有時候,這可以用在教孩子學會辨 認文字的部首。

我對學前的孩子,沒有那麼樣的嚴格要求他們要正確的找出部首,但是卻 可以讓他們去找出文字「共同的地方」,這樣的練習,會對文字產生較深刻的印象。如,我先用一張紙寫上「宀」,這個部首的文字,我就會事先找出來,並且告訴孩子這個部首的名稱 是稱為「ㄇ一ㄢˊ」部,並讓孩子指出每一個字上面的「宀」這個部首。

識字卡教學(一)

前日我在教具行買到一盒識字卡,其中每一張卡片都比我們字既用電腦打 字與列印的成本還低,我一口氣買下了二十盒,並且將識字卡應用在孩子的教學過程中。

「文 字」教學,我們在班級中,針對學前特殊需求的孩子,如果只是鎖定在「認字」的教學領域,初期當然會從「認字發音」的步驟開始,雖然這套教材中有一百多個文 字出現,我會在當中選出孩子最常用到的「詞」或是「名稱」來介入,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確定孩子再哪一些主題有興趣,或是已經能夠辨識哪些人物了,這個認字 活動就可以展開了。

開發特殊兒童潛在的溝通與學習能力

課程主題:開發特殊兒童潛在的溝通與學習能力

◎課程目的:

在特殊教育上最讓人感到傷腦筋以及感到挫折的,很多時候是來自於無法感受到孩子的迴應,這包括了學童語言上的障礙、語言的表達能力、或者是不與人互 動的特質。也因為學童的“沒有反應”或者是“反應微弱”,容易讓人誤以為學童“教不會”或者是“學不來”,一段時間下來就讓家長或是老師容易產生挫折感, 可能開始懷疑教法,也有可能開始產生放棄教學的心理,也就是我們所謂的 “放棄了”這些孩子。於是該怎麼打破這一層障礙,開發特殊兒童潛在的溝通和學習能力,是這一次課程的主要重點與目的。